春运,是外出游子返乡的号角。每到春运,千千万万的旅客便会踏上回家的列车,与家人共度春节。然而,对于大多数铁路职工而言,春运却意味着更为执着的坚守。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与山为伴、与水为邻,常年驻守在铁路沿线山区,时刻守护旅客平安出行。
从广西百色出发,驱车2个多小时抵达黔桂交界的南盘江,坐轮渡过江,再沿着蜿蜒曲折的崎岖山路行驶近半个小时,终于来到位于半山腰的柳州工务机械段桥隧路基车间桥路二班驻地。这里三面环山,一面是澄碧如练的南盘江。除了几间用蓝色铁皮搭建的临时工棚和一间破旧的老房子外,附近一带荒无人烟。“水开大点,不够。”“好!”驻地上方,是南昆铁路尾祖一号隧道。隧道边坡上,铁架林立,机器轰鸣,一口口巨大的深井从陡峭的坡面向下延伸。5号井旁,工长蒋济祥解开安全绳,快步拧开几米外的水管阀门。不一会儿,井下便响起水磨钻钻击石头的“哒哒”响声。
桥隧路基车间主任何建林介绍,去年10月,他们发现尾祖一号隧道开裂,危及列车运行安全。近几个月来,上百名职工驻守在此,先对隧道进行临时加固,再在边坡修建抗滑桩、框架梁,防止坡面滑动。这些抗滑桩有12个,每个桩长2.5米、宽2米,最深达27米。
5号桩,现在看上去就是一口井,才挖9米。井下,有两个浑身沾满黄泥的职工。一个手持水磨钻,在黝黑的岩石上钻孔;另一个拿着大铁锤,当同伴钻好孔后,他将一根一头小的钢钎孔内,再举起铁锤狠狠砸向钢钎,用钢钎将岩石撑裂开来。虽是冬天,不过职工们都穿着单衣,有些还是露出两条胳臂“黄马甲”。即便如此,汗水还是湿透了他们的衣服。大约10来分钟,他们从巨大的岩石上剥离一块较大的石头。“可以拉了。”用钢索捆好石头,井下的两名职工站到角落处,举手示意井口的蒋济祥启动吊机,将石头拉上去。蒋济祥重新扣好安全带,一边探头看向井里,一边操作吊机。把石头拉出井口面后,再用铁钩将石头钩出来,推离井口。
“这种石头是灰岩,硬度大。由于地形限制,大型机械进不来,只能依靠人工作业。目前3个人挖一个桩,两天才能挖1米。”车间技术员黄元甲说。打好桩后,他们将往里面灌注钢筋混凝土,将隧道边坡牢牢“锁”住。蒋济祥和记者说,他们从早上7点一直干到晚上12点,中间有1个多小时的吃饭时间。连续干三四天,挖够1.2米,由其他职工做护壁施工,他们就可以休息两天,然后接着干。
如此高强度的劳动作业,与马上就要来临的春运有着莫大联系。春运期间,铁路部门大幅加开旅客列车,对线路设备而言,这是巨大的考验。1997年底开通运营的南昆铁路有着“中华扶贫第一线”的称号,是滇黔桂三省区山区百姓外出务工最便捷的运输通道。每年春节前后,南宁局都会加开务工专列,方便西南山区百姓出行。他们必强化整治设备病害,以适应繁忙的运输变化。
“45227,36,闭塞。”施工现场,防护员姚雄雄忙得不可开交。他面前,整齐地摆放着录音笔、对讲机、带有定位功能的电话、钟表,每隔三到五分钟,他就要跟驻站联络员和施工两端防护员联系,保持通信畅通,提醒现场作业人员注意避让列车。
姚雄雄是这个班组最年轻的职工,年仅27岁,他老家在陕西咸阳,因为工作关系,每年只能回家一两次。他家小孩去年9月出生,目前只见过一面。
因为不停地讲话,姚雄雄要一直喝水。他面前放着一个可装一升水的大瓶子,即使是冬天出汗少,他每天也要喝3瓶。由于临时驻地没有自来水,职工们喝的水要么从河里抽、要么从山沟里接,电也是用柴油发电机发电。水虽经过过滤,不过依旧有难以言说的味道。姚雄雄在水里加几片茶叶,以冲淡水的味道。下午5点多,由于炊事员蒋建明还在井底下帮忙抡锤砸石头,平时负责采购生活必需品、搬运行李的司机谢福波当起了临时炊事员。当晚做的是风干牛肉、红烧肉,还有油麦菜。“菜的品种不多,不过管够,准能吃饱。”谢福波说,这里前不着村、后不着店,职工伙食没太多选择。
蒋济祥用冷水洗了一把脸,走到自己的床铺前,换下满是泥巴汗渍的衣服。说是床铺,其实是由两个大木箱拼接起来的小床。这也是每个车间职工睡觉的地方。
自南昆铁路开通运营以来,由于沿线桥梁、隧道很多,且线年来,车间职工不得不长年累月驻守在铁路沿线,枕山栖谷,守护铁路平安。这种大箱子,为职工存放物品和解决住宿难题提供了很大便利。
换好衣服,对着镜子梳理好头发,蒋济祥再洗一把脸,精神面貌顿时焕然一新。吃饭前,他拿着手机走到离驻地200多米外较为开阔的山坡,找一个信号比较好的地方,跟家人视频聊天。
“我们一个月连续上22天班,然后连休8天,除去路途来回两天,可以跟家人在一块儿呆6天。”蒋济祥说,他家在柳州,因为工作比较辛苦,为不让家人担心,工作10年来,他只告诉家人自己在什么单位上班,并没有告诉他们具体做什么工作。
拨通微信视频聊天后,蒋济祥4岁的儿子出现在电子设备屏幕上。小家伙刚洗完澡,未干的头发紧贴着额头。他活蹦乱跳,异常高兴地告诉爸爸自己画画获得全班第一。听到儿子的喜讯,蒋济祥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。
吃完晚饭,片刻休息后,他们再次返回工地作业。“我们加班加点,加快隧道边坡病害整治,就为了确保春运期间千千万万的旅客平安回家。”何建林说。
夜色深沉,机器的轰鸣声与火车的隆隆声在沉寂的大山里交织,合奏出一首和谐的交响曲。
2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人民铁道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4、本网外链内容出于展示更多详细的信息的目的,任何外链的网页失效或被篡改均与本网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