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博love体育官网

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探访丨丹江口大坝:筑牢安全 彰显“大国重器”

来源:爱博love体育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3 10:01:17

  

南水北调通水十周年探访丨丹江口大坝:筑牢安全 彰显“大国重器”

  在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,里面有哪些神秘的武器,它是如何运转的,又是如何保障水质安全的呢?我们去现场探访。

  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(2024年11月25日摄)。十堰广电记者 朱江 摄

  2024年11月25日,十堰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看到,工作人员正在目不转睛地视频巡查。

  一屏显示,一览无余。在指挥中心的视频中,记者能够正常的看到,高空卫星、无人机、200多个环库岸线的高清摄像头织成“天眼”,把污水偷排、非法垂钓、危化品车辆运输等“风吹草动”看得清清楚楚;地下雨污管网内的监测仪实时保持“警惕”,如果出现跑冒滴漏,管道机器人能精准探查、及时修补;对水库水质断面及入库支流沟渠水质实时监测,出现异常自动预警……

  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,近年来十堰市在丹江口库区布下“天罗地网”,实现“空、天、地、水”全方位护水,绝不让一滴污水入库区。

  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庞臣明和记者说,针对丹江口库区库面大,库岸线长,库叉多的问题,该中心建设有六大智能监管系统,分别是小流域监测系统、重点企业监管系统、地下管网监测系统、环库天眼系统、环库车辆危化品监测系统、国控断面防入侵监测系统。

  十堰广播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这个指挥中心整合了水上执法队伍、陆地巡护队伍和生态环境警察大队三大力量,通过统一协调调度,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对智能监控系统发现、群众投诉以及上级交办的问题线索限时处理。

  今年以来,丹江口水库Ⅰ类水质天数已超过220天。水质为Ⅱ类的天数中,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也仅仅是个别指标超出Ⅰ类标准。

  丹江口水库,因坝而起。这座巍然屹立于汉江与丹江交汇之处的雄伟大坝,不仅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和谐共生的典范,更是守护长江水系安全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。它如同一位忠诚的卫士,以其坚固的身姿,构筑起一道坚固屏障。

  作为丹江口大坝的建设者、亲历者、见证者,今年85岁的杨小云是唯一参加过丹江口大坝初期建设、运行期管理,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三次新老混凝土结合现场试验,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实施全过程的“活字典”!

  汉江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小云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说:“我很高兴,也很幸运。1963年8月来到丹江口,到今年已经61年了。从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,到后期工程加高,守护了丹江口工程53年。2016年才回家享受天伦之乐。南水北调是几代人的梦想,大坝不加高,水不能送往北方,现在几代人的梦想实现了。”

  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,杨小云历任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工程管理处、生产技术处主任工程师、副处长,汉江集团公司技术部副部长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工程部技术顾问、中国水利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大坝安全学组成员等职务。

  1963年夏,杨小云从河海大学一毕业,就来到丹江口大坝建设工地参加工作。可以说,她这辈子都在和丹江口大坝打交道。从大坝破土而出、一寸寸长高;到补强施工、下闸蓄水、全面完工;再到“穿衣戴帽”加高至176.6米,杨小云熟悉大坝的每一个地方、每一个部位,就像她的孩子一样认真守护。

  丹江口大坝始建于1958年,当时被称为全国唯一“五利俱全”的水利工程。为满足南水北调要求,2005年大坝再次“穿衣戴帽”,在老坝基础上再增高10多米,创造工程奇迹。

  相隔数十年修建的大坝,怎样保证安全?跟着时间流逝和自然侵蚀,丹江口大坝如何保证“筋骨强健”,不出任何瑕疵和纰漏,十堰广播电视台记者走进大坝的“坝心“,探寻大坝的安全密码。

  “我们大坝‘穿衣戴帽’工程量很大,有100多万方混凝土。所以决定采用厚泵实。”汉江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小云介绍说,厚泵实怎样结合得好,那就要通过实验来证明,通过不同的实验成果,发现一是要把碳化层去掉,做碳化检查,大概3至5厘米要撮掉,二是打锚杆,把锚杆结合好,三是水泥要采用微膨胀水泥,标号要达到250号以上,还要进行温度控制,搞完以后还要保温。

  在丹江口大坝的“坝心“,汉江集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小云(左),丹江口水力发电厂监测分场主任、高级工程师杨兵(中)接受十堰广播电视台记者正常采访。十堰广电记者 朱江 摄

  “我们来到的位置是大坝‘心脏’,站在这里是为了展示我们平时是如何来监测这世纪工程的安全性。”丹江口水力发电厂监测分场主任、高级工程师杨兵和记者说,为了监测大坝的安全运作状况,他们在大坝里面设置了2800多个测点,通过观测数据表明,大坝处于安全运作状况。

  采访车正行进在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的坝顶(2024年11月25日航拍)。十堰广电记者 朱江 摄

  一坝崛起,清水奔流。2014年12月12日,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,丹江口水库清澈的江水满载湖北、河南、陕西的深情,一路北上。

  这是滴滴南水背后的“大国重器”!丹江口大坝,南水北调世纪工程的传奇从这里开启……